青州市教體局
青州市攜手紫光軟件按下信息化發展“快進鍵”
隨著科技與教育教學的不斷融合,依靠一支粉筆講到底的時代將不復存在。9月底,山東省教育廳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解讀《山東省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2019—2022)》。做為山東省教育信息化的先行者,青州市以實際行動,為山東省教育信息化2.0的落地交上了一份優異的答卷。
青州市教體局于2018年投入9000萬人民幣啟動教育信息化2.0提升工程,紫光軟件作為總集成商,承擔了系統頂層規劃和設計、設備選型、網絡改造和一百多個學校的系統部署等工作,通過優化城域網架構、建立巡課體系、推進互聯網學校應用等舉措,全面助推青州市教育信息化2.0的落地。
1、優化教育城域網架構
優化內部框架,城域網核心提升為雙萬兆,學校雙千兆裸光纖鏈接,建設視頻專網,增設學校網關安全設備,網絡出口帶寬由1G提升至4G。更新云辦公教師機2873套、學生用計算機2461臺、云桌面學生機1376臺,新購買觸控一體機915臺,完成普通教室“優質資源班班通”觸控一體機升級改造工作,加強“三通兩平臺”應用管理,保障信息安全、平穩運行。
2、建立網絡在線巡課體系
建立涵蓋青州市2315個教室的在線巡課系統,每個教室安裝前后兩個攝像設備,通過視頻專網連接到教育大數據中心,定制開發打造基于人工智能的集課堂管理、考場管理、教學教研一體的網絡巡課體系,實現課堂有效監管。
3、推進互聯網學校常態化應用
建成省內首個互聯網學校,完成10處學校網絡電視臺建設,實現教育系統重大會議網絡直播,積極推進在線教學、在線心理咨詢、在線家長課程以及學校視頻動態展示等應用,在青州教育視界公眾號開辟互聯網學校專欄,訪問量達220萬,有效推動教育信息的互通與共享。
據紫光軟件該項目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去年啟動招標,今年3月紫光軟件入場,如今項目已經進入了尾聲,短短半年時間,紫光軟件完成了一百多個學校的信息化建設工作,其中但凡涉及到精品錄播教室和校園電視臺的應用部署和環境改造,不同的學校又有不同的個性化需求,紫光軟件的交付能力和項目管理能力成功的接受住了的考驗。”不僅如此,紫光軟件還能提供第三方教育資源,校本資源共享,明星教師培養、IT基礎培訓等運營服務和個性化服務,幫助教育主管單位和學校老師用上信息化系統,更用好系統。
系統上線后帶來的價值,是顯而易見的。目前,青州市利用教育視頻會議系統,形成市、鎮、校三級應用管理系統,逐步形成以視頻會議為主的會議機制、視頻教研應用機制。例如,一次遠程視頻會議,在會議現場可以隨時切入每所學校的每間教室,隨時查看教室上課情況,實現了“足不出戶聽評課,時時地地搞教研”,校長及每位老師都隨時可以利用在線或是碎片化時間進行網絡巡課,遠程查看授課教師的現場直播,為廣大教師提供了相互學習、研討交流、資源共享、共同提高的平臺。
信息化的手段,也讓上課模式發生了改變,從而帶動備課模式的轉變?,F在辦公和備課利用高效云桌面系統,課件直接上傳到云桌面系統,提高了日常辦公應用體驗。而且精品錄播教室可以同時四個學校連線互動,相比傳統的模式,更多學??梢韵硎軆炠|的課堂教育資源。
從全國唯一的電化教育實驗室,到全國電化教育先進單位,從跨區域同步教學應用的成功落地,到智慧校園全面開花,教育信息化2.0提升工程,讓青州教育全面提速。不僅僅在青州,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縣、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太仆寺旗等區域也在和紫光軟件一起持續推進探究教育信息化的融合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