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師附小
所有學科數據驅動 華師附小用教育大數據平臺驅動教學革新
智能組織閱卷,對學校日常作業和考試的相關數據進行識別、采集,結合教學管理需求,設置多維度數據分析,并自動生成各類統計分析報表,教師可以及時的了解各類知識點、知識模塊在不同的年級和班級的知識吸收情況,對教師所授科目及學生學情進行深入分析,根據學生學習水平進行個性化輔導,對癥下藥,因材施教,幫助一線教師提高教學質量。
校級質量監測,基于教學中的各類型基礎數據,生成各維度統計數據,讓學校能簡單科學地完成試題和考試質量分析、教學質量跟蹤考核評估、升學考分析等教育質量監測的“健康體檢”報告,形成學校質量“晴雨表”,幫助教育管理方解決教育信息隱形化、決策粗放化等問題。
以上是湖北省武漢市華中師范大學附屬小學(以下簡稱華師附?。┱谑褂玫慕逃髷祿脚_的部分功能。將信息技術手段有效應用于教學與科研,重視教育信息資源的開發和應用,這是教育信息化的關鍵點。教育信息化2.0階段著重于實現各類數據的連通,以數據為驅動來提升教學效率和體驗,加速新型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
然而在實際項目落地中,如何運用先進技術與理念與教育教學進行融合,優化信息化教學模式,真正做到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讓教師更加便捷的進行教學監測,清晰的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精準教學;讓學生提高自我認知,能夠進行自主的個性化輔導學習;讓教育管理者進行科學化、智能化的智策管理,是擺在項目負責人面前最實際的問題。
針對以上需求,紫光提供的教育大數據平臺為學校搭建了能夠滿足學校教學數據采集的數據中心,實現了學校教育管理數據、教育教學數據、學生學業數據等的實時匯聚;構筑完善的數據智能采集系統,實現對學生學習數據的常態化、伴隨性采集,消除數據孤島和數據溝壑,實現數據的共享。在此基礎上依托教育大數據國家工程實驗室的測評標準和技術,進行基于大數據平臺教與學過程建模與分析,針對學校、教、學、考、評、管五個方面開展數據驅動的智能管理決策、學業監測與綜合評估、精準教學、個性化學習等智慧教學應用服務。
經過一年多的教育大數據平臺應用,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精準教學及智能輔導的應用,讓華師附小的數據驅動教學有效開展起來,全校所有教師所有的學科100%都參與到數據驅動教學的應用當中,并獲得了良好的反響。
教育大數據平臺也同時在蘇州市姑蘇區的40多所中小學全面使用,其中使用大數據平臺進行數據監測和測試的班級達到100%;全區建設了包含小學主要學科在內的區域特色智能試題庫,用智能題庫內容進行監測的覆蓋率達到100%;教師對于使用平臺分析功能進行輔助教學的應用率達到90%;所有在職教師100%都已經擁有大數據平臺賬號。區域內各院校的學業監測應用次數達到上千次;學生大數據分析應用超過20萬人次。教育大數據平臺的使用,使區域教育逐步實現了教育大數據的銜接、融通和共享,實現以大數據推動教育質量的提升。